[北寺]是座佛寺,供奉佛祖[釋加牟尼]。位於我村北五里的高地上,故我們都叫它[北寺]

    它出名是因廟貌雄巍、歷史悠久,而更重要的是:奠基在龍穴之上。據說唐高宗李治,為了達成太宗未竟之志,决心御駕親征[高句麗]。派[尉遲恭]掛帥,由山東東州(烟台)出航跨海東征,就是小說上所說的[瞞天過海]。大軍行經這處高地,軍師[徐懋功]發現了此地龍蟠虎踞確是[真命天子]龍穴所在。姜大爺爺說到這裡神情興奮,忽地站了起來用旱煙管向北一指,不信你們看看,那種氣勢如何、如何!聽眾也跟著站直身子,伸長脖子向他煙管所指方向看去。但是有堵高牆擋住根本望不出去。姜老又蹲了下來,用煙鍋在地上劃起圖來。先劃了個大圈圈,在一邊劃個小圈圈,指點着說;這是那高地,北高南坡,中間凹下去。後面有條小河自東而來,向北轉西繞高地半圈向西流去。這分明是把[金交椅]座北朝南,左手有個水塘,塘底冒水全年不乾。右手有個石鼓子凸出地面,遠看像隻老虎,近看石上長滿青苔就像虎毛;更奇的是根部有棵小樹,樹幹彎曲枝葉不多,活像虎尾。就是我們肉胎凡眼也會看出[左青龍、右白虎]的門道來。北寺每年有次廟會,一連三天附近善男信女都去香,遠自百里外的[青島客]也來朝拜。

    我曾多次躬奉其勝,只是凑熱鬧罷了。經姜老這麼一指劃才硺磨出確有點[氣勢]!有人插話問:這麼好的地點,唐皇爺蓋上座廟幹嘛?天無二日、人無二主,若再出個真龍天子,來爭皇位,天下就大亂了。所以徐懋功才蓋上廟壓著它。廟中碑記上寫著征東大元帥[尉遲敬德]監修,是不會假的。姜老繼續劃著直線,向南二里多是[呂哥莊],村東頭有座廟是[元始天尊老君]廟。再南走三里路就是咱村西頭的[天齊廟]了。這條龍脈直通[嶗山]。本來在呂哥莊東頭要冒出地面起座山頭,因有老君壓著才沒長起來。你們看那些石頭上生長著與嶗山岩石上一模一樣的青苔。咱村西大路溝中的紅泥巴,就是被[天齊爺]壓出的[龍血],所以再向南龍脈就中斷了。有人質疑說:廟怎能壓住山不長呢?山頂上多有廟啊!姜老沒好氣的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頂的廟是山長成了才蓋的。先把廟蓋好山就不會長了。況且當時有國師做法,彿、釋、道三大教主坐鎮,再強的龍脈也長不成了。

    我想了好久,原來西大路溝中那麼紅的泥巴是龍血!它確是紫紅似血、黏如膠糕。我們叫它做[膏老泥],小孩子用來做[泥錢]和棋仔。大人們用它當漆來髹漆棺材,聽說減年時有人還用來充飢吶。至於[呂哥莊]石頭上那些苔蘚,我有次頭皮上長瘡,姜老說用嶗山石上的苔蘚可治療。雖不用化錢,但去趟嶗山遠在百里外,談何容易。經姜老指點到近處[呂哥莊]去取也是一樣有效,原來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oll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