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慶

    早年中國北方有個長長的冬季,從農曆十月五糓收入倉庫之後,直到翌年二月,農人就進入無所事事的季節。在既無電影、電視及一切現代電器設備的年代,孩童們普遍的娛樂和遊戲就地取材,因材戲耍|如堆雪人、打瓦(用石板取一定距離,向一塊標靶石頭投擲,看誰打得準)房、堆雪人、撞鐘(用一個銅板大的鋼墊向牆石上碰撞,比誰撞得遠)、溜冰(在結冰水道上)--------

 

    這時若有會講故事的老者,就很受歡迎和尊敬。遇上晴朗的好天氣,老先生出來晒太陽,一面吸著旱煙管,慢條斯理的講著故事。聽眾老少大小眾星捧月似的和樂融融,為農村休閒時的最大享受。那些古老的故事,百聽不厭,就這樣一代代的傳了下來。

    本來離開家鄉六、七十年來,早已把這些鄉野怪談忘得一乾二淨。忽然看到良全兄的[野叟曝陽捫虱怪談]大作,附函並囑作序。我想自已既非達官、又非名人,如何受得如此重任?無奈既承孫兄不棄,盛情難卻,不得巳拿起拙筆勉強凑合一下罷。

    展讀孫兄大作趣味橫生,篇篇入勝竟然愛不釋手。前曾親聆其生花妙嘴,說故事的能耐,一向馳名於鄉友師生間,但萬萬想不到他老當益壯,記憶力並未稍減。竟能把這些塵封甲子以上的老故事,居然仍能清楚、鮮活、準確的記得。而且寫來更勝[原版][原作]。讀後自己亦仿彿回到六、七十年前那些場景和古老的歲月!

    [怪談]中,作者分別寫到掌故、鬼怪、奇譚以及身歷其境的戰亂、浩劫與家世、婚姻等包羅[]象。不過作者既標出是[怪談],所以若涉史蹟,讀者不必去追查真象。至於書中或有筆誤句失,當然也勿需深究。因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把古老的北方鄉村那些捫虱怪談,行將失傳的薪火傳神的寫出。望能官版正字刊印,留傳於後世,值得為他喝采!

    除了古老的故事外,更詳述了他本人親身經歷。描摩出在古老的家庭中人情世故及婆媳間不平等的際遇,與弱女子無奈悽楚的下場,均能賺人眼淚!而抗日戰爭期間,日寇偽軍與遊擊抗敵間的武力消長,再加上中共在鄉村中的群眾運動、生活於水深火熱夾縫中的無辜百姓、人民生活苦況,良全兄均能逼真的叙述。尤其對中共在農村中嚴密組織,裹脅群眾無一漏網,以達到他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目的。作者以親歷其境的過來人,寫出中共藉窮人翻身、階級鬥爭,把中國的悠久文化倫理、道德、人性徹底摧毀殆盡,說來歷歷如繪。在輕鬆溫馨的一面:寫新婚[初夜]春情盪漾,怎不教老人枯木生春,血脈僨張!


    良全兄是即墨縣北住村大族中之望族。在重男輕女的舊社會中,他家的遭遇,正道出了那個時代一樁樁的悲劇。幸而戰亂之後,時勢的變革,總算讓中國兩岸,都已不復當年。這本書正寫出了那個時代的結束。若出版後能分贈故鄉親友。不但可使當代重溫舊夢,也能使後代鄉親同享故土親味,未嘗不是另一種貢獻!

 

 

                             無關風月作者  董瑞慶  僅識於台中外埔荷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oll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