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ey_badger.jpg

Link: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Honey_badger.jpg

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c81bcjyfn6U

  

我喜歡說說小故事給我同事聽,希望他們能從中獲得啟發。

 2009223(),我把部門的同仁找進會議室,問大家喜歡什麼動物,答案有大象、獅、豹等等,我跟他們說自從昨天晚上看了Discovery之後,我決定開始喜歡蜜獾、追隨蜜獾,並且要從我們部門做起,將蜜獾精神擴散至全公司、形成一種公司文化,如果將來我們公司要像職業運動隊伍一樣挑選吉祥物,我也會強力建議選擇蜜獾,至少我們部門的吉祥物一定是蜜獾了!

蜜獾?大家眼睛睜的大大看著我,眼中寫著:蜜獾是啥?

 Honey Badger,蜜獾,被金氏世界紀錄封為地球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在了解蜜獾的行為模式之後,你會發現在蜜獾的字典裡頭是沒有害怕這個單字的。Badger這個字在英文中除了是代表之外,當動詞的時候,還有糾纏、騷擾的意思,我想那是因為當Badger想要一樣目標時,牠的態度是不達目的絕不甘休,所以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嘗試,因此那個被Badger盯上的目標會覺得被騷擾、被糾纏因而感到很煩。

 

Kgalagadi_Transfrontier_Park_map.gif

Kgalagadi公園地理位置圖

Link: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0/Kgalagadi_Transfrontier_Park_map.gif

     

         在南非西北方與波札那交界處有一個叫做Kgalagadi的國家公園,當地的土著號稱那裡有一種indestrutible的神祕動物,一對南非生物學者夫妻,Colleen and Keith Begg決心要解開這個謎團,於是跟國家地理頻道合作,花了4年時間、6千多小時的紀錄影片,終於把Honey Badger這種動物的神秘面紗給解開了。

 影片一開始就是上演蜜獾上樹抓眼鏡蛇的火爆動作場面,雖然蜜獾不怕上樹,但是樹枝承載不了牠的體重,後來眼鏡蛇掉下地面逃逸,但是蜜獾還是下樹經過一番打鬥將眼鏡蛇制服,然後從頭部吃起。

 如果你認為這樣的開場已經夠緊張刺激了,那歹勢,對於蜜獾的生活經驗而言,這只是小菜與頭盤罷了!影片之後跟蛇有關的還有很多,而且都是毒蛇,可見蜜獾的主食是人見人怕、連獅熊虎豹這四大天王也都不敢惹的毒蛇!另一段影片是一隻黃金眼鏡蛇盤據枝頭,這隻比之前的的那隻更大、更長、也更毒,蜜獾上樹後因為爬不上最高的枝頭,索性將黃金眼鏡蛇硬扯下樹,在地面上解決它。

 

    啟發:

  有玩電玩遊戲的人都知道,要打倒魔王才能升級升的快,打小卒嘍囉只能小補,蜜獾這小傢伙有中國人的智慧,知道蛇肉滋補養身,而且毒蛇是更補,所以蜜獾是愈毒的蛇愈想去吃。做人也應該如此,愈困難棘手的事情愈該攬下來去做、去面對承擔,吃苦當作吃補,人生經驗值與等級才能升的愈快,如果每次都是挑簡單事情的做、容易的路去走,那成長一定有限。

 

最後跟蛇有關的片段,也是最精采的來了!一隻剛抓到老鼠的蝮蛇(毒液毒性比眼鏡蛇毒3)正準備大快朵頤一番,一隻蜜獾經過,將那老鼠硬生生自蛇口中奪下,然後旁若無的吃了起來,我發誓我真的感覺到影片中那隻蝮蛇在當下的情緒與表情,只有四個字能形容:完全傻眼!

 那蜜獾吃完老鼠後還沒完喔!它開始趁勝追擊、吃夠夠、想要整碗端去,轉而對付蝮蛇,在經過一番打鬥雖然蝮蛇被解決,然而蝮蛇死前咬了蜜獾一口,使得蜜獾在剛開始要吃蛇的頭部時就毒性發作而倒地不起!2個小時已經過去,我跟攝影師ㄧ樣的著急,深怕這蜜獾真的永遠起不來了!

 可是等等………那隻蜜獾腳動了動,竟然奇蹟般地甦醒,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吃起剛才差點咬掛它的蝮蛇當宵夜!右半邊臉部的蛇咬傷口依然腫大,就是這一幕,讓全世界的免疫科學家趕緊開始研究蜜獾的生理構造,他們認為這隻體型像家犬般的小傢伙必定有超強的免疫系統,才能抵抗如此猛烈的蛇毒,只消昏睡一個時辰就康復,不須住院打血清。各位如果想要知道蝮蛇毒有多毒,我講個實驗大家就了,科學家將0.2c.c.的蛇毒注入到200c.c.血液當中,血液馬上凝結變成果凍狀再也流不動了,試想蛇毒如果是注射進你動脈血管裡流動的血液………………

 

    啟發:

 我們常常把人生道路上的困難險阻當作是毒蛇猛獸,可是那些困難險阻以及難搞的上司或客戶,他們再怎麼毒會有蝮蛇毒嗎?如果蜜獾被蝮蛇咬後2小時就能復元,為何我們不能在遭受重大挫折與羞辱之後的隔天就打起精神重新振作呢?這世界上除了之外無大事,tomorrow is another day,願我們像蜜獾一樣擁有超強的心理復原能力,不管多麼挫折沮喪的今日,明日醒來頭一甩、肩一擺,又是一個朝氣蓬勃、活力充沛的全新開始。

 

 蜜獾之所以稱為蜜獾,如名所示,它很喜歡吃蜂蜜,也因此常常被非洲的養蜂人所射殺。在影片當中,一隻蜜獾衝進蜂窩大快朵頤,可是非洲的蜜蜂比台灣常見的蜜蜂體型大上23倍,虰起來的疼痛感必定是增加好幾倍,所以一段時間之後蜜獾受不了就跑走了!但是過一會兒,它又回來繼續吃,於是就這樣那晚蜜獾總共進出蜂窩7次終於把整個蜂窩吃完,只不過它所遇到的蜜蜂抵抗愈來愈少。這一窩非洲野蜂遭逢一夜七次獾的浩劫,大概也很難恢復元氣了吧!

 

*啟發:

這段是我最欣賞蜜獾的地方,我看到了以下特質:

   誓死達成任務,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徹底完全百分之百達成目標。 

蜜獾明知道每次進去蜂窩一定會受到皮肉之痛,它為何一定堅持要把蜂窩吃到完為止?吃到差不多就好了嘛!吃蜂窩吃到7成飽,再去抓條毒蛇吃到全飽不也可以?

『徹底』是成功的重要特質,當別人都是走到『差不多』就好了,徹底的人會再多走一里路,看到柳暗花明的成功契機。

如果你的團隊有這種特質的人,那就不怕達不到目標;反之若你的競爭對手擁有這種人格特質,那你就要非常小心去應付了!

在職場上我有機會跟日本與德國的客戶接觸,讓我發覺到在日本人與德國人的字典裡沒有差不多這個字彙,而在台灣的職場上我卻常常聽到差不多就好了之類的話。

關於徹底,我稱之為floor-mopping strategy,當你在拖地的時候是不是要把地面的每一寸面積都拖過才算乾淨?做事也要像拖地一樣做得徹底乾淨俐落才對嘛!

關於徹底,我最喜歡一句英文格言:Leave no stone unturned。這句話的典故出自於西元前447年希臘與波斯人的戰爭,當波斯退兵之後,希臘將領Polycrates聽說波斯人在Plataea平原留有寶藏沒帶走,但怎麼找都找不到,於是他就去Delphi向太陽神阿波羅請示神諭,阿波羅丟下一句話:Leave no stone unturned(每塊石頭都要翻開來找才行!)。後來希臘兵就更徹底去找,果然在波斯將軍帳篷中的地板下翻出稀世珍寶。

 

當地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是花豹,有一次花豹盯上了一隻蜜獾,準備獵食,結果花了一個小時才解決掉這隻母獾:一隻雙眼半盲、牙齒掉光的老獾!可以想見正值壯年的蜜獾,花豹是一定不敢惹的。如果花豹們晚上會聚在酒吧裡吹噓打獵的豐功偉業,那麼與蜜獾交手的經驗,絕對是眾花豹們避而不談的話題!

 

 *啟發:

與獅熊虎豹的天生神力與爆發力相較,蜜獾的資質與天分就差多了,然而為何蜜獾能與花豹抗衡周旋,牙不尖、嘴不利、速度不快的蜜獾靠的是態度與性格跟敵人對抗。大部分我們生下來也是資質中等、家世平庸,但是態度與性格可以決定人的一生,看看蜜獾與花豹的對抗就能了了。

 

蜜獾要捕食躲在地面下的齧齒類動物,如非洲跳鼠時,總會有投機的草原胡狼及非洲夜鶯等觀眾在旁等待伺機而動,鼠類動物喜歡挖地道,狡鼠多窟,所以往往是蜜獾攻這廂,跳鼠就從那廂鑽出,正好讓胡狼、夜鶯逮個正著,投機主義的好處在這時顯現出來,蜜獾埋頭做苦工做到流汗,戰利品卻被別人不勞而獲!

 

*啟發:

 在這裡就見仁見智了,有的人喜歡花最少力氣得到最大成果像胡狼一樣,我們也不能說不好,講好聽一些這叫做有效率,例如:當年華碩當小筆電的先鋒,砸下資源與廣告打出知名度與消費者認同之後,市場卻讓後發先至的宏碁坐享其成當老大。

 我並不贊成一開始就養成投機的態度,因為不管是胡狼或是宏碁,要獲得成功,總得要有蜜獾或是華碩在打先鋒、做苦工,先讓跳鼠跑出來或創造小筆電市場,之後才能有機可趁,但是如果無機可趁時呢?是不是就要餓死了呢?蜜獾的態度與性格是先做再說,往往能白手起家、自己造舞台、自己造時勢

 如果先養成蜜獾的態度與性格,那就不怕闖不出一片天,之後再培養胡狼或狐狸的謀略跟眼光,那當然就能更上一層了!

 義大利政論家馬基亞維利在君王論(The Prince)”書中曾提到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老虎的威猛實力與狐狸的謀略。可是看到蜜獾的影片讓我想到,大部分的我們都是資質平庸、家世普通,如何一開始就具備老虎的實力呢?所以我認為一個領導者應該先培養蜜獾的性格與態度,有了這種態度與性格之後,具備老虎的實力只是遲早的問題,然後漸漸培養狐狸的謀略眼光,這樣才是王道。

 

漸漸的,我不再欣賞獵豹、獅子等動物,因為他們是靠著天賦的本領倚強欺弱、以眾凌寡,根本不值得學習!

漸漸的,在我們部門中形成一種蜜獾文化,例如:阿民,你這件事情處理的不夠蜜獾!或是:幹的好,非常蜜獾!

蜜獾是一種形容詞,更要變成動詞,例如:這個對手很盧,我要跟他獾到底!或是:老子跟你獾了!

一樣米養百種人,不可能每個人都擁有蜜獾的性格,也不可能一個團隊當中大家都是蜜獾,還有其他貓頭鷹、熊貓、孔雀、老虎等人格。但是人之所以為人,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而不是動物,就在於她/他能夠適應環境並隨時調整自己,擷取經驗教訓、他人之長而讓自己更趨近完美,就我的觀察,蜜獾性格是最接近自古以來成大功立大業者的人格特質。

親愛的同學朋友們,當我們沮喪失志的時候,想想蜜獾吧!那超強的復原能力、徹底執行的決心、永不放棄的態度,讓我們都向蜜獾看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ollo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